元朝末年在杭州城里有个大杂货铺,杂货铺的老板姓陈年纪四十多岁塔城股票配资公司,陈员外家道殷实为人乐善好施,经常会把家里的剩菜剩饭留给杭州城的乞丐们吃,就这样他家门口总聚集着一群要饭的人。
这一天陈员外早晨起来开门的时候,发现大门的台阶上趴着一个小乞丐,陈员外用手推了推这个小乞丐并没有动弹,用手一探鼻息还有气息原来是饿晕了。
陈员外喊来家人把这个小乞丐抬到柴房里,又命人端来米汤给小乞丐灌下去,过了不久小乞丐才悠悠地醒来,小乞丐知道是眼前的这个员外救了他,挣扎的起来就要给陈员外磕头谢恩。
陈员外把他搀扶起来,又让下人端上来馒头稀饭让小乞丐吃了一个饱饭,然后对着这个乞丐说:你吃饱了就可以走了。
小乞丐听完陈员外的话扑通了一下又跪下了,流着眼泪说:我不是一个乞丐,我叫凌源,今年十二岁是山东济南府的人,家里的父母得了瘟疫去世了,父母临终前嘱咐我来杭州城投奔我的舅舅,我来到杭州找到地址一打听舅舅一家早在十年前就搬走了。
展开剩余84%我现在举目无亲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,不得已才成了一个乞丐,请员外收留我吧,我愿意给你家当下人。
这时候陈员外才仔细打量这个小乞丐,虽说他穿得破破烂烂,但是一看就是长得周正的孩子,说起话来也是条理清晰。又听说这个孩子以前在家里读过几年私塾,正好杂货铺里缺一个学徒,就把他给留下了。
陈员外让下人把凌源领到后面洗了个澡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,然后就到杂货铺里当伙计去了,别看这个凌源年纪不大但是相当聪明,人又特别的勤快,干起活来一个人顶两个,杂货铺里上上上下都对他特别的喜欢。
凌源在杂货铺里,不光学着怎么卖东西,还总请教记账的先生学习算账,一晃八年的光景过去了,凌源已经长成了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了,模样也长得相貌堂堂,现在杂货铺里所有的事儿他都精通,陈员外就有想把这个凌源收为上门女婿的想法。
原来陈员外还有一个女儿今年也十八岁了,两口子只有这么一个孩子,如果把女儿嫁出去老两口势必以后生活孤单,通过观察凌源这几年发现是一个诚实可靠的孩子。
陈员外在收凌源做上门女婿之前,想再考验他一番,这天陈员外把凌源叫到跟前,对他说杂货铺里的生意你都懂了,你要学习一下在外面做生意,然后给凌源五百两银子让他拿着这些钱去安徽亳州进一批丝绸,然后由毫州北上一路贩卖,不出两个月就能全部卖出去。
凌源拿着陈员外给的五百两银子就北上亳州了,一路上风餐露宿一点都不敢怠慢,只盼着早日到达亳州,谁刚进入安徽界在半路上就出事了。因为凌源着急赶路错过了住店,此时天已经黑了下来,却发现走到了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,
就在前面的一片树林子里突然出现了几个拿着刀的劫匪,凌源想往回跑发现后路已经被人堵上了,劫匪用刀架在凌源的脖子上,在他的身上搜出了五百两银子然后对凌源说,我只劫财不伤命你走吧。
凌源被人劫去了贩丝绸的本钱,只能原路返回,一路上饥餐渴饮靠着乞讨终于回到了杭州府,陈员外看到凌源的样子询问怎么回事,凌源就把本钱被劫的事都说了给陈员外听。
陈员外听了以后也没有责骂他,还安慰着凌源说,碰到这种事谁也没有办法,钱丢了没什么事只要能保住命就行,你先休息几天再上工。
就这样又过去了一个月,陈员外把凌源叫到跟前又拿给他五百两银子,让他还去毫州府继续贩丝绸,这次凌源吸取了上一次失败的教训,在路上再也不敢冒失前进了,每到天没有黑的时候他就赶紧打尖住店,等到了天大亮以后才敢出门上路。
有一日又到了安徽省境内,凌源往前走着发现前面有座小桥塌了,想往前走只有这一条小桥,凌源站在桥边着急地打转,不知道如何才能过去,就在这时候来了一个穿农夫打扮的人,问凌源是不是想要过河?
凌源听到农夫和自己说话,觉得农夫一定会认识路,就请农夫帮他指一条能过去的路。农夫也挺好说话,就答应凌源带他走一条捷径。凌源就跟在农夫的后面,沿着河边往西走,结果越走离大路越远,小路也越来越窄。
此时天已经慢慢地黑了下来,凌源有些害怕想叫住农夫问一下多久才能够过河,此时农夫回过头露出凶狠的目光对凌源说:河是过不去了,留下身上的钱往回走吧,凌源刚想往回跑结果发现后面又有几个人把去路给拦住了。
此时凌源发现后面居然有一个上次劫他的那个劫匪,就哀求说自己太倒霉了,居然被一个劫匪打劫两次,此时劫匪也认出是他便笑哈哈的说,你这人是真够倒霉的了,说着把凌源的五百两银子又给抢走了,然后从里面拿出5两银子让他当路费回家吧。
就这样凌源靠着这五两银子又回到了杭州府,见了员外痛哭的叙述了第二次被抢劫的经过,陈员外虽然很不高兴但是还是没有表现出来,只说让凌源下去休息去吧。
到了晚上陈员外就和老伴商量,不准备招凌源当上门女婿了,贩卖布匹的买卖两次都没有做好,陈员外对凌源的考核是不合格。可是陈员外的女儿却对凌源一往情深,她请求父亲再给他一次机会。
陈员外架不住女儿苦苦求情,只好答应再给凌源一次机会。过了几天陈员外又给凌源五百两银子,让他还是拿着这些钱去亳州贩丝绸。这是凌源吸取前两次的教训,走水路不敢走陆路了。结果祸不单行凌源坐船前行快要到达毫州的时候,又遇到了前两次的劫匪。
劫匪依旧是把他的五百两银子抢走,觉得凌源又好气又好笑,就指着他们小船上的一团麻绳说这些是他们昨天刚劫到了,我们要这些麻绳也没有用,你拿走卖了换回家的路费吧。
凌源只好自己架着这个小船划到了河边,当他摆弄这些麻绳的时候,发现居然特别的沉,他仔细观察这些麻绳,在麻绳里面居然有金条,他想一定是那被劫商人怕金子被人发现,就把金子藏在麻绳里。
凌源把麻绳里面的所有的金条都取出来,一看居然有差不多3千两黄金,他心想自己虽然丢了一千五百两银子但是这会儿却换回三千两黄金,丢钱的阴霾一扫而空,本想拿着这些黄金回家让陈员外高兴一下。但是又一想自己丢五百两银子都心里都特别的心痛,而这个丢三千两黄金的人肯定是更难过。
陈员外一直教育他做人要正直,不要不义之财。他决定在河边等着来人找这些麻绳,等了一天一夜到了第二天中午来了几十个人,询问凌源看没看到运麻绳的小船,凌源就把他们领到那个装麻绳的小船前,
结果他们看到麻绳里的金子不见了便问凌源知不知道在哪里,凌源这才相信他们确实是金子的主人,就把那三千两黄金还给了这些人。
这群人中的一个领头的人对凌源:说你为什么不拿着这些金子走,凌源说,我小时候是一个孤儿,是我们掌柜的收留把我养大成人,掌柜的从小教育我为人要清清白白,做人要堂堂正正,不是自己的东西一概不拿。
当那个人知道凌源被劫匪抢劫三次以后,便从这三千两黄金中拿出一千两送给凌源,让他当做做生意的本钱,并且告诉凌源他叫沈万三是当地有名的富商,如果以后想做生意可以和他一起做。
此时凌源才知道原来面前站着的这个人就是,当时最有名气的富豪沈万三,从此两个人交了朋友,凌源拿着这一千两黄金去亳州贩了丝绸,一路沿河北上,当他把这些丝绸都卖掉以后整整又赚了一千两黄金。
凌源把这两千两黄金交到陈员外的手上的时候,陈员外也特别的惊讶,凌源就把这此前的经历又给陈员外说了一遍,陈员外听了以后不住地点头,从心里也默许了凌源可以做他的上门女婿了。
这个故事就讲完了,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,不偷,不骗,不抢塔城股票配资公司,不欺。如果一个人靠欺蒙、蒙蔽,常常无中生有、虚而不实地生活,是不会有好结果的。只有行得正走得端才是人的脊梁,也是为人处世的根本。
发布于:天津市